四川首批体细胞克隆地方猪诞生

19-10-02 15:20

四川观察 叶柳宏

记者10月1号从四川农业大学获悉,位于巴中市通江县的一个青峪猪原种场内,4头通过青峪猪体细胞克隆和胚胎移植技术受孕的母猪,近日顺利产下23头健康状况良好的纯种青峪猪仔猪。这是四川首次将非基因编辑体细胞克隆技术运用于地方猪资源保护。

据悉,被称为“巴山土猪”的青峪猪是四川省地方猪种,被收录进四川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为加强对地方猪品种遗传资源的有效保护,四川已在全省建成7个地方猪品种的遗传资源保种场(区)和一个四川省级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

作为此次体细胞克隆猪的主要研发单位,四川农业大学与四川省畜牧总站合作开展一系列保种新技术研发和利用工作。

2019年3月,为应对非洲猪瘟疫情对地方猪遗传资源的威胁,实现遗传资源长期保存和活体恢复,四川农业大学朱砺团队联合巴中市巴山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展青峪猪体细胞克隆试验。5月,团队培育出克隆胚胎。6月,完成4头代孕母猪的胚胎移植。

朱砺说,体细胞克隆青峪猪的成功分娩,实现了地方猪遗传材料的长期保存和活体恢复,证明四川农业大学全面掌握了在重要疫情形势下保护地方猪品种遗传资源的综合应对措施,对现实生产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已经委托朱砺团队和四川省畜牧总站全面启动了对全省7个地方猪品种遗传材料的采集和体细胞制作与冻存保护工作,以确保本省地方猪品种遗传资源不丢失。


编辑:郑思斯

责编:王琰

校对:无

审核:无

0

⇩点开看详情
打开四川观察,看热搜视频

你对此事的看法?

最新评论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