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四川传来好消息:无新增确诊病例!!!

各行各业顺利迎来复工复产,春季农业生产也热潮涌动。

在成都蒲江县两河村的柑橘分拣中心里,村支书姚庆英就忙得不可开交。

但她万万没想到的是,竟然有网友对自己这个40多岁的村支书动起了“歪”脑筋。

莫慌!要抢人,恐怕也要问一下两河村村民的意见。

乡亲们,你们愿意不?

  那么问题来了!姚庆英到底做了些啥子,让自己火遍全网,变成“抢手书记”?

原因还要从最近走红的一段微信语音说起。

“我的天哪!你们在整啥子整!”

没错,这段振聋发聩的声音就是姚庆英本英了。

防疫过程中,只要看到不戴口罩的、出门乱晃的村民,姚庆英就会在微信群里公(一)(阵)(暴)(怒),批评完了又挨家挨户耐心的劝导。

火爆得来又有点霸道,耿直得来又特别温情。

咱们的姚支书在网上迅速圈粉,于是就有了一开始网友想把她“抢走”的种种留言。

20多天不下防疫“火线”,终于换了了全村0感染的佳绩。

姚庆英说:“守着他们,我心里才踏实。”

而这次四川农村防疫“攻坚战”中,正因为有千千万万的“姚支书”,才在四川农村筑起一道钢铁长城。

众所周知,四川是农业大省。

有多大?给你看一组数据:四川一共有接近4000万乡村人口,5万多个行政村。同时,四川也是劳务输出大省,每年对外输出2500万务工人员,这些务工人员中,绝大多数老家就在乡村。

无巧不巧,疫情爆发的时间刚好与返乡潮重叠。

试想一下,如果发生返乡人员带病回乡、村民春节期间打堆串门其中任何一样,农村就会成为病毒滋生的最佳温床。

但咱们四川的“硬核”村支书们,硬是用自己的毕生“绝学”,把新冠病毒堵在了村口。

比如,有“戏精”潜质的,当起了网红,拍爆笑科普视频。

眉山市彭山区观音街道曾家村党支部书记曾政力就是最近火遍抖音的“网红书记”。一根衣架、两个橘子外加一个订书机,曾政力摇身一变成“地下工作者”,防疫宣传魔性又上头。

比如,有文学天赋的,当上了段子手,编起了顺口溜。

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陈家坝镇通宝村第一书记兰子银,就写出了防疫版的《三字经》,传播力广,宣传效果好:

控疫情,相信党。勤洗手,三步走。

家里宅,不外出。出门前,口罩戴。

少扎堆,莫吃酒。拒野味,要做到。

不信谣,不造谣。若感冒,早报告。

从我做,带全家。病毒灭,再团聚。

再比如,有主持功底的,拿起了话筒,做起了“播音员”。

泸州市奇峰镇各个村的支部书记快速传播最新防疫信息,临时组建了一支“本土”播音员队伍,字正腔圆到让专业主持人汗颜。

再再比如,有医学背景的,背起了医药箱,客串起临时村医。

广元市剑阁县吼狮乡向前村支部书记何正坤在部队服役期间学习了一些医务技能,疫情发生后,他每天入户为湖北返乡村民及亲密接触者室内消毒、进行体温检测,先后服务村民1000余人次。

再再再比如,颠得了勺的,走进了厨房,当上了送餐志愿者。

成都市新都区清流镇同义村村支书郑维国开农家乐已有10年,疫情发生后,他眼看全镇参加一线防疫工作的170人天天只能吃泡面,志愿当起了厨师,为他们免费送餐。

一次疫情,把支书们“隐藏技能”全部“炸”了出来。

发现没有,在四川要是没点兴趣特长,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村支书!

那么,段子手也当了、防疫播音也做了、临时村医也客串了、连一线工作人员的伙食都解决了,支书们总该放点心了嘛?

答案是:没有!

他们又开始思考新的问题:农村不比城里,没有盒马、京东到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村民们吃啥子勒?

支书们一拍脑壳,对了!我们还可以当代购员、送货员、快递小哥……

宜宾屏山县三台村党支部书记吕朝银最近就是村里的“代购员”,每天上午10点左右,吕朝银就从镇上把村民的菜品等采购齐整送到了他们的家里。

自贡市沿滩区仙市镇柏树村“第一书记”虞江洋在村里建起了“防疫帮帮购”微信群,每天都坚持给村民们购买、分发生活物资。

宜宾市珙县珙泉镇高罗村党支部书记陈志茂客串起了村民们的“快递员”,大到十几公斤一袋的大米,小到一只灯泡,他都亲自“送货上门”。

“酸了酸了,都是别人家的村支书。”

“这样的支书,请给我来一打……”

“这个支书可以借给我们吗?不还的那种。”

面对网上此起彼伏的“借村支书”诉求,我们明确答复:

  在四川,还有这样两位村支书,你们再也不可能“借”走了。

因为,他们不仅“硬核”,更把自己的生命永远留在了抗疫一线…… 

2月7日凌晨3时30分,连续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江油市马角镇前进村村支部书记刘永柏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去世,生命定格在58岁。

去世前的一个月,他只跟家人好好吃了两顿饭。

去世前的一星期,他跟儿子只说了二三十句话。

而刘永柏留下的那本工作日程,上面满满的都是他的责任和担当。

24日,召开党支部会议、组织村组干部深入农家院落宣传防疫知识、张贴《致武汉返乡农民工的一封信》、劝说广东返乡农民工做好居家隔离;

25日,组织村两委摸排全村村民近期宴席举办情况和休闲场所开放并劝导延期或暂停、通过广播和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引导全村取消一切群体性聚集活动;

26日,组织村组干部张贴《江油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通告》、核查医疗保险情况以保证保险的全覆盖;

27日,参加全镇防控工作会、组织村两委干部下队分发科普知识传单、组织前进村党员志愿服务队与油房沟村党员志愿服务队联合设置疫情防控临时监测点并开展相关工作;

28日,组织村两委干部再次排查外出返乡人员;29日,继续入户排查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情况、前往监测点检查劝导入村过往车辆和行人

……

另一位村支书,同样走得匆忙……

2月3日11点50时,四川天府新区眉山片区高家镇英头村党支部书记郑少华因疲劳过度诱发脑卒中(大量脑出血),倒在村委会办公室,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8岁。

从1月22日至2月3日,郑少华已经连续13天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

他的工作笔记,和刘永柏的竟惊人的相似:

上午8时,到村委会放“喇叭”,宣传防疫工作;

上午9时,到各个隔离点看望被隔离观察的群众,安抚他们的情绪并帮忙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

下午1时,开始挨家挨户发放防疫宣传单,提醒大家尽量不出门、出门要做好防护措施

……

事实上,在农村的广袤土地上,“村支书”3个字对于老乡们有着与众不同的意义。

平日里,他们是致富奔康的带头人,绞尽脑汁谋发展。

危难时,他们是当仁不让的守护者,全心全意保太平。

但更多时候,他们是老乡当做最依赖、最信任的亲人。

正因为有了这些“守得好门、管的好人”的亲人,占四川总人数一半的农村地区,本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仅为全省确诊病例的三分之一。

所以,如果你要问,四川的村支书们为什么如此“硬核”?

那是因为他们爱这片土地,爱这片土地上人们,爱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