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着枪”上火线

20-03-16 17:54

广元手机台

“扛着枪”上火线

——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 刘瑛

有的人走进了春天,有的人停在了冬天,还有一群人,他们自2019年的冬天出发,一直到2020年的春天,始终坚守在防疫一线,只为让更多的人熬过凛冽暗淡的寒冬,拥抱和煦斑斓的春天。

“谢谢您!谢谢四川医疗队,让我能活着走出医院,您们是武汉人民的希望啊!”19床,55岁的杜大姐治愈出院时,双手合十,不停地向连日来一直悉心照顾她的援鄂医生刘瑛说谢谢。此时,窗外阳光明媚,春色正浓。春天,终于如期而来了。

2月14日,杜大姐被确诊新冠肺炎。入院时发热,动则呼吸困难,心态也是十分焦虑。考虑到她没有家人陪伴,刘瑛上班时,都会抽时间陪她聊家常,为她端水送饭,给予她心灵上的慰藉,鼓励她战胜病魔。在刘瑛的陪伴关怀和心理疏导下,杜大姐积极配合治疗,脸上也常常挂着笑容,就这样,随着时间一天天的推移,杜大姐呼吸困难的症状逐渐好转,体温也正常了,能够自行下床活动。经CT检查,她的肺部影像学显示炎症明显吸收,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终于,在2月28日这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阿姨如愿康复出院了。

不为别的,只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祖国母亲的儿女

刘瑛,四川大学本科毕业,曾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内科及呼吸内镜室进修学习。现任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广元市医学会呼吸专委会委员。多次获得医院优秀个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医院首届中国医师节优秀医师,广元市三八红旗手。

1月28日,刘瑛作为四川省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成员前往武汉。截止3月12日,她已经在武汉红十字会医院连续与疫病战斗四十余天。

“我深知荣誉既是对一个人的肯定,也是对一个人的鼓励和鞭策。但荣誉不是为了缅怀过去,而是为了激励自己在当下和未来不断攀高。”面对荣誉,她淡然而从容。工作上,她勤恳兢业、低调内敛。在危难之际,她奋勇争先亮出自己的名片——祖国母亲的儿女。

自疫情爆发以来,刘瑛一直在呼吸内科与科室留守人员承担危重患者的诊治和抢救工作。由于科室病人多,工作繁忙,1月24日,大年三十早上下了夜班后,当天晚上,她又回到科室加班到十二点。第二天早上,原本可以早点回老家,但她放心不下患者,一早又赶到医院查房。查完房后,才和丈夫返回青川老家与父母团圆,回到青川时已经下午了。原计划初二留在家里陪父母,大年初一晚上,接到医院组建援鄂医疗队的通知时,她把之前的计划抛在了脑后,毫不犹豫报了名。身为党员的双亲也表示全力支持,对她说:“你放心去工作,不用挂念我们!”

随即,刘瑛和丈夫驱车连夜赶回医院,由于时间紧急,加上夜晚灯光昏暗,下错高速路口而耽误了时间,回到广元时已经两点多了。没能赶上医院的紧急会议,刘瑛直接去了病房,一一查看患者情况,整理病历、调整医嘱。凌晨三点多,交接好病人后,她才安心回家。

1月28日清晨,天蒙蒙亮。刘瑛在亲人牵挂不舍的眼神中,在家乡人民的期望中,昂首踏上征途。当天,在成都双流机场汇合时,看着来自四川各地整装待发的医务工作者,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80后甚至90后的年轻人,她感慨道:看到这些朝气蓬勃的面庞和忙碌的身影,我真切地感受到,虽然这里每个人的年龄、地域、职务、分工等或许有所不同,但值此临危受命之时,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祖国母亲的儿女。

像士兵一样,“扛着枪”上火线

抵达武汉后,无论是下病房前一系列相关防护措施培训,还是新冠肺炎诊治流程学习,刘瑛都十分专注认真,不敢有丝毫懈怠。她说:“训练就像士兵上战场前的最后演习一样,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没有做好,马虎大意了,不仅自己的安全得不到保障,而且还会连累他人和团队,更谈不上救治病人。”

“从本着初心,接下任务‘应征入伍’的那一刻起,抗‘疫’便成为了我义不容辞的使命,我从未后悔过。”每天4个小时轮班工作时间不算长,但这并不包括较为漫长的准备。刚开始工作时,繁琐的穿戴防护服和无规律的作息时间让刘瑛感到些许不习惯,但这并没有影响她的工作。经过较为漫长的准备后,刘瑛全副武装地走入危重病房,查看病人。“当病人和同事们的身影逐渐进入我的视野时,我感觉自己就好比一个扛着枪的战士走上前线,去接替已精疲力竭的战友,病房就是我的战场。”她顾不上身体上的不适应,全身心地投入到治病救人的工作中。

每天的心情,随着患者病情的变化跌宕起伏

在武汉的每一天,刘瑛的心情都随着患者病情的变化而跌宕起伏。有时,她会因为病人的病情恶化而感受到巨大的压力感和紧迫感;有时又会因为患者的一个微笑或者肯定的眼神而感受到温暖,从而更加无所畏惧。

看到一位位患者经过治疗,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最后达到出院标准治愈出院时,她内心感到无比欣慰,因为自己和战友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但当她看到有患者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下,依旧被病魔残忍地夺去了生命时,她又深感痛心和无助。

“虽然放眼全国来看,我们所做的或许微不足道,但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虽然在武汉的工作十分繁忙,但刘瑛还是会抽出空闲时间,积极地给家人、家乡的同事和朋友们普及防护知识,通过在朋友圈分享防疫知识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新冠肺炎,学会科学防护。

2月12日,刘瑛在日记中写道:“来武汉已经半个月了,未曾考虑过何时是归期,现在精力都放在如何能够医治好更多的患者上。”

这场有关生死的赛场上,绝不放弃任何一个人

2月13日,刘瑛调整状态,鼓足干劲后像往常一样在晚上8点抵达武汉红会医院。查看病历时,刘瑛发现19床,一位74岁已住院3天的顾大爷两天前鼻导管吸氧指尖氧饱和度可到达93%,但今天病情加重,高流量吸氧氧饱和度在70-85%之间波动,下午更换无创呼吸机后仍未见起色。胸部CT显示整个肺就如同白茫茫的雪一般,刘瑛心里一紧:这样的肺还能正常工作,维持生命吗?

随后,刘瑛快步走到大爷床边,看见他呼吸非常急促,如同刚刚经过百米冲刺后急切需要大口吸气一样。刘瑛便大声呼唤“顾大爷!”万幸的是,老人家听到呼喊时还能清醒地点点头。刘瑛双手紧紧握着大爷的手,说:“我们绝不会放弃你,一定会竭尽所能全力抢救您的。您的老伴儿、儿女还等着您康复后回家一块吃团圆饭呢!”大爷仿佛听懂了,也紧紧攥着刘瑛的手,仿佛在告诉她,“我一定不会辜负你们的努力和家人的期望,一定会坚持到底的!”

随即,准备将大爷转运到重症监护室,氧气枕、抢救药品、简易呼吸气囊……,刘瑛和同事们与时间赛跑、与生命赛跑,尽管被防护服紧密包裹着,全身汗如雨下,但只要能救回鲜活的生命,这些都不值一提。

大爷平安顺利转到重症病房后,刘瑛内心紧绷的那根弦方才稍稍放松。为了让老大爷放下恐惧,安心治疗,刘瑛屈膝俯身,一直在病床旁为老大爷鼓劲儿:“加油!您可以的,相信我们,您一定会战胜病魔好起来!”老人家听罢,点了点头,缓缓抬起手臂,竖起大拇指。

作为新时代的医务工作者,刘瑛告诉自己:“医务人员肩上担负着救死扶伤的使命和重任,必须在危难之际,义无反顾站出来,为国家、人民分忧解难,我也一定会成为勇于担当,可以被依靠的那个人,这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本色。”

当问到每天具体的工作内容时,刘瑛轻描淡写地回答道:“每天都很忙碌,但细细回想却又没什么,查房、写病历、下医嘱……一切都和往常一样,只是换了地方工作。”在刘瑛眼中,无论身在何处,无论面对什么危险,治病救人的初心永远不会变,所做的一切都只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足挂齿。从医24年,她把最青葱的年华献给了患者,献给了热爱的医学事业,只留给自己一身白衣和一颗赤诚的心。

虽然勇者虚怀若谷不居功,但这个时代并不会忘记,那群可爱、可敬的逆行者为人间留下了数不清的感动,他们值得被历史浓墨重彩地铭记。

截止目前,刘瑛参与救治的患者,已有70余位治愈出院了。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春天,那些止步于冬天的人,那些仍然鏖战在冬天的人或许以另一种方式遇见了别样的春天,别样的温暖。

 

信息 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 张洁蓉 胡婷

编辑 陈洋平


编辑:

责编:

校对:

审核:

0

⇩点开看详情
打开四川观察,看热搜视频

你对此事的看法?

最新评论

打开四川观察,参与更多评论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