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5-27 20:21
尿床的记忆,
对儿童是一件创伤事件,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小儿肾脏科主任陶于洪说,夜遗尿症对孩子的伤害,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吵架带来的影响。
夜遗尿症,俗称“尿床”,是指5岁以上儿童每周至少2次睡眠中发生不自主排尿,并且持续3个月以上。据统计,大约16%的5岁儿童、10%的7岁儿童和5%的11~12岁儿童患有夜遗尿症,大约0.5%~2%的患儿遗尿症状持续至成年。
为呼吁全球公众关注遗尿儿童健康,由ICCS(国际小儿尿控协会)和ESPU(欧洲小儿泌尿外科协会)在第26届欧洲小儿泌尿外科大会上宣布设立“世界遗尿日”。
今年5月25日是第7个世界遗尿日,四川大学华西二院于今天上午开展了“2021年世界遗尿日义诊科普活动”,以引起广大患儿家长和医务工作者对夜遗尿症的关注。
夜遗尿症会严重影响患儿自尊心与自信心,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焦躁、多动空想与孤僻等心理异常。儿童夜遗尿还严重影响家长的生活质量,半夜更换被褥、清洗等。
不少家长对于夜遗尿的认识存在很大的误区,认为这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会自愈的疾病,而不去寻找治疗;或者“病急乱投医”,患儿无法得到正规的诊疗;甚至有家长认为这是孩子的过错,而责骂打罚孩子。这些行为不但对孩子的病情无益,还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
尿床也是一种病?遗尿症怎么治?更多内容,打开抖音关注“华医观察”,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小儿肾脏科主任陶于洪教授全面科普孩子尿床那些事。
暂无相关投票
0人已读
编辑:华医观察
责编:无
校对:无
审核:无
暂无相关评论
暂无推荐新闻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