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丨苍溪:打造沿江产业带 融入新发展格局

四川观察

20-12-21 18:54

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提出,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示范带。地处长江支流嘉陵江流域的广元苍溪,利用沿江自然资源禀赋,集中连片打造三条特色产业融合示范带,助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这几天,位于苍溪县白桥镇白水村的百亩稻田旁,29座玻璃钢养殖池及配套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这种新型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将白鹭湖、蓄水池、养殖池和稻田,通过密布地下的管线相连,形成循环水种养殖。 

苍溪县畜牧水产发展中心主任 李洪斌:它是传统稻渔综合种养的升级和创新,传统稻渔综合种养每亩(田)鱼的产量只有100斤,这种模式每口玻璃钢(罐)能够产3000—5000斤鱼。

新型稻渔综合种养方式,不仅为水稻提供了有机肥,也让鱼类有了活水生长空间,稻米和水产品品质得到双提升。这也是当地根据产业发展规律,进行重新布局打造的重点特色农业产业园区。 

苍溪县白桥镇党委书记 马嘉:按照山顶增绿、山腰找钱、平坝种粮的产业结构调整布局,打破行政区域壁垒,2个乡镇5个村全力打造16000亩的白鹭湖现代农业园区。建成后,我们园区内的农民人均增收达1300元。 

如今,苍溪正在环嘉陵江的8个乡镇、沿岸100个村,以产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带、农产品加工示范带、生态康养旅游带三条产业融合示范带,沿江推进,组团布局,实现产业布局由“长藤结瓜”向“连片集聚”转变。 

而在亭子镇长江村,依托紧靠嘉陵江的水利资源优势,由村集体打造的雪梨树套种中药材农旅融合产业已初见雏形。

苍溪县亭子镇长江村村主任 徐多才:之前这片撂荒地居多,通过环嘉陵江产业带打造,现在由村集体统一搞起了果树套种中药材,建立起了和老百姓的利益联结机制,预计明年丰产期,我们村集体收入达64万,户均能分到4500元。 

产业落地了,还要确保见成效。在环嘉陵江沿线产业带上,农技人员实行联乡包片,一个特色产业配备一名首席专家和一个技术指导小组,强化科技服务,防范生产风险。 

苍溪县亭子镇长江村驻村农技员 王以辉:我们会在每个农时的关键节点,组织全村种植户开现场会坝坝会,进行统一的技术培训。而且不定期的深入每家每户,解决他们生产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打造绿色低碳沿江产业带,到2022年,苍溪将建成10万亩特色产业融合示范带,实现综合产值100亿元。 

放眼全省,四川正大力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推进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等循环经济试点示范,今年上半年,全省单位GDP能耗下降2.25%,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8%,我省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 鲁荣东: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下一步,一个就是推动传统产业的绿色发展转型,第二个就是要推动能够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的产业体系,补齐我们产业链、供应链的短板,把我们的生态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0人已读

编辑:丛天怡

责编:阎馨予

校对:张维

审核:杨中明

你对此事的看法?

最新评论

打开四川观察,参与更多评论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