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观察 民生二部 冯娜 蒲昭俊
21-01-06 15:38
李小姐是四川广安武胜县人,此前在某网购平台购买了一款化妆品。收到货几天后,1月2日,李小姐接到一位自称“客服”的电话,被告知其购买的产品有问题,店面将提供免费退货服务并额外补偿400元赔偿金。就这样,李小姐一步一步被对方诱导陷入套路,2万余元被骗走。
李小姐的化妆品买成300元,电话中,客服表示:不仅提供免费的退货服务还将补偿400元的赔偿金。李小姐想也没多想,就向“客服”提供了自己的支付宝账号。约5分钟后,“客服”再次打来电话,并提示打款操作完成,让李小姐去查阅支付宝备用金,看款项是否已经到账。结果,李小姐发现支付宝备用金中显示有500元。
随后,“客服”再次打来电话,说工作人员失误,给李小姐多转了100元赔偿金,需要李小姐将多转的100元退还,并称李小姐必须关闭备用金通道,如果不关闭,会在支付宝后台产生高额的借贷费用。 而真正的骗局,正是在这个退还100元的过程中。
在“客服”的指引下,李小姐扫描了一个二维码,进入了一个所谓的业务大厅。进入该群后,李小姐继续按照“客服”的指示,退还“多领”的100元。但群内的“客服”一直以系统认证失败、系统卡单等问题,声称李小姐未能完成退还,以及未能关闭备用金通道。同时,“客服”通过语音表示,如果再不退款,将会产生巨额费用,并影响个人征信,要是实在不会操作,“客服”可以通过远程协助,手把手教李小姐完成退款。
为了退还多出的100元,李小姐在QQ群内,按照“客服”的指示,打开了腾讯会议的“共享屏幕”选项,紧接着,李小姐又打开了支付宝,并在“客服”的引导下进行所谓的关闭通道的操作。而这一切,都被网络对面的骗子通过“共享屏幕”看得清清楚楚。
就这样,“客服”通过李小姐的支付宝,在花呗中借了1万余元并将李小姐支付宝内的8000余元,共计2万元全部转走。钱被转走后,李小姐才恍然大悟发现自己被骗并报警。
1月4日下午,受害人李小姐到武胜县公安局讲述被骗过程。当她再次进入该“客服”QQ群时,发现还有人正在受骗,并把受骗网友与骗子的语音对话过程录制了下来。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醒:认清这几个词的真正含义 谨防上当
1、“共享屏幕”,本身是一项远程办公技术应用,然而却被骗子拿来当做窥探手机用户个人和支付信息的工具。不少用户之前并未用过这项功能,或是对开启这项功能后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没有概念,以至于很容易就跟着“客服”指引,把个人手机app中的重要信息泄露给对方。
2、“个人征信”,则是让不少用户感到“恐惧”的新事物。骗子抓住这一点,对那些完成备用金提取操作的用户展开“恫吓”。声称如果你不把多拿的“赔付金”归还回去,那么不仅会造成利息和手续费的问题,更会严重影响到你的个人征信。因此,当用户搞不清楚“备用金”和“赔付金”的关系时,就很容易被骗子的这一套说辞吓住,进而走入更大的圈套。
3、支付宝备用金是一种借款,而非实际额度的存款。因此,不存在“商家”所说的将退款转入支付宝备用金里面。
0人已读
编辑:肖瑛
责编:高慧玲
校对:陈莹
审核:冯欢
暂无相关投票
暂无相关评论
暂无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