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观察 民生二部 冯娜 蒲昭俊
21-01-13 13:29
构建陆地交通新模式 从无到有的突破
1月13日,由我国自主研发设计、自主制造的世界首条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及试验线在四川成都正式启用。
这标志着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研究从无到有的突破,具备了工程化试验示范条件,将对我国轨道交通现代化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样车亮相 填补陆路交通与航空之间的速度空白区
据介绍,高温超导磁浮列车外观造型设计取自于孔雀的喙,更加符合空气动力学的要求。
高温超导磁浮列车技术拟首先在大气环境下实现工程化,预期运行速度目标值大于600km/h,可望创造在大气环境下陆地交通的速度新纪录。下一步计划结合未来真空管道技术,开发填补陆地交通和航空交通速度空白的综合交通系统,为远期向1000km/h以上速度值的突破奠定基础。
高温超导磁浮列车的优越性
节能:悬浮和导向不需要主动控制、不需要车载电源,系统相对简单。悬浮和导向只需用廉价的液氮(77K)冷却,空气中78%是氮气。
环保:高温超导磁悬浮能静止悬浮,完全无噪音;永磁轨道产生的是静磁场,乘客接触的地方磁场为零,无电磁污染。
高速:悬浮高度(10~30mm)可根据需要设计,可用于从静止至低、中、高速和超高速运行。与其它磁悬浮技术比较,更适合真空管道交通运输(大于1000km/h)。
安全:悬浮力随悬浮高度的降低呈指数函数增加,垂直方向无需控制的情况下也能保证运行安全。自稳定的导向系统在水平方向也可以保证运行安全。
舒适:高温超导体特殊的“钉扎力”保持车体上下左右稳定,是任何交通工具都难以达到的平稳性。乘客乘坐时体会到的是“没有感觉的感觉”。
运行成本低:与德国的常导磁悬浮车和日本用液氦的低温超导磁悬浮车比较,具有系统重量轻,结构简单,制造和运行成本低的优点。
0人已读
编辑:陈莹
责编:冯欢
校对:许可
审核:冯欢
暂无相关投票
暂无相关评论
暂无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