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台承制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威远篇》今晚登陆央视

四川观察 川台纪录片中心

21-03-15 14:25

由四川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制作的《中国影像方志·威远篇》,将于今晚23:16在央视科教频道播出。该片从历史、文化等维度,对四川省威远县进行了立体而全面地展现。

一亿多年前的地壳运动,致使四川盆地东南部产生一个帽状的凸起结构,世界规模最大之一的穹隆地貌由此诞生。形以台地,状以方山;穹隆地貌,天下奇观。它激发着古人创造的智慧,也滋养着今天的威远人书写新的精彩。而威远县就坐落于这片神奇的地貌之上。

《晋书》记载,东晋李雄攻占成都后,建立成汉政权,并设立了威远镇,意为“威名远震”,以震僚人,从此,“威远”作为地名走进了历史。

为了抵御外敌,古人利用特殊的地貌形成的地理优势修建古寨,保家卫国。向家寨、高顶寨、雷家寨由于地势相连,平整开阔,而四周尽是悬崖峭壁,易守难攻,是最佳结寨场所,这里曾容纳百十万人居停,护佑了一方安宁。

英烈如生兮 精神照大地

威远罗世文史料陈列馆是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到这里缅怀先烈,感受红岩精神。

罗世文是中共四川省委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是“红岩精神”的主要体现者。他被先后关押于贵州息烽集中营、重庆渣滓洞监狱。虽然入狱,但罗世文的革命斗争仍然继续,他和车耀先、韩子栋组成狱中秘密党支部,并担任支部书记。他们在狱中的斗争过程后来成为小说《红岩》的创作素材,并影响了几代人。

1946年8月18日,罗世文等人被国民党当局杀害于重庆歌乐山松林坡刑场,行刑前,罗世文留下了“从来壮烈不偷生,许党为民万事轻”的千古诗句,这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先辈的旗帜 时代的“红村人” 

1965年,四川又打响了石油大会战,而会战的指挥部就设在威远的曹家坝。小小山村,一下子涌进几千人的队伍。大会战倡导发扬延安革命精神,走大庆道路,因此这个小山村也拥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红村。那是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石油会战之一,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极大关注。

一群人不怕苦、不怕死,炼就了“红村精神”,两年的大会战取得丰硕成果,威远气田横空出世,探明天然气储量达400亿立方米,让我国几乎没有高产大气田的局面成为历史。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一代人已经老去,但红村精神仍在延续。2010年,中国第一口页岩气直井“威201井”终于在威远红村所在的矿区成功钻成。一批又一批年轻人是这个时代的“红村人”,他们接过先辈的旗帜,让它继续飘扬在这片沃土上。

水墨山岱 歌声飞扬

清代康熙到乾隆年间,大批客家人迁徙到今天的威远。随着客家人一起到来的,还有客家的山歌文化,后来与当地文化融合,形成了今天具有浓郁客家风情的石坪山歌。

石坪山歌的发展史,也是客家人在威远开枝散叶、融入当地的历史。石坪山歌中劳动、爱情、以及关于婚丧嫁娶的篇章,生动记录了过去威远人的生产生活与风土人情,已经成为观察和研究威远历史的一个独特视角。

大自然赋予这里风景如画,穹隆地貌是画中最精彩的一笔。一方水土塑一方风骨,这里的人们尽得山水厚奉,誓死抗敌,建设国家。今天的威远赓续历史的荣光,正书写新时代的锦绣篇章。

《中国影像方志》是央视科教频道以全国各县(市)为拍摄对象的大型系列纪录片,旨在为时代而歌,为人民立传,从中华文明角度解读地方志,从地方志角度彰显中华文明,以更加直观、形象、立体的方式介绍一定区域的方方面面。

你对此事的看法?

截止日期

    暂无相关投票

0人已读

编辑:黄文慧

责编:阎馨予

校对:冯纪元

审核:王静

所属专题

人文

最新评论

打开四川观察,参与更多评论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