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观察 桑丁
21-04-20 09:18
2021年是雅安芦山地震八周年。2013年4月20日,雅安芦山发生7.0级强烈地震,造成196人死亡、11470人受伤、218.4万人受灾。八年来,四川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提高地震灾害风险防范能力,努力实现与地震风险共处。
2019年12月,芦山县48个自然村全部以应急广播为依托,使用地震预警终端与其联动,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地震预警信息“村村响”。此后,雅安荥经、绵阳平武、广元朝天等地也逐步开通了应急广播、电视地震预警,地震预警信息面向乡村服务在全省试点展开。此外,四川地震预警信息APP已正式投入网络应用市场,预警信息接入应急、石油等部门应急指挥平台,全省地震预警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千万级用户受益工作正加速拓展。
芦山地震发生以后,四川在现有测震台网的基础上,集成《简易烈度计川滇地区地震预警示范验证项目》建设成果,以《康定地震灾后重建项目》、《四川西部地震监测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实施为契机,大力开展地震预警技术探索、研究与试验,积累了技术与经验。《国家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四川子项目》和《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落地,标志着地震预警系统建设在四川全面启动。
作为全国地震预警系统建设的最先开展“先行先试”地区,四川将在全省建设基准站、基本站、一般站共1419个,建成1个省级发布中心和179个市县转发平台,安装548个信息接收终端,建成一个台站间距14千米左右的高密度地震观测台网,形成覆盖全省地域范围的分钟级地震烈度速报、秒级地震预警能力。同时,通过国家、省、市、县四级立体联动发布地震预警信息和烈度速报信息,为政府应急救援决策、特殊行业紧急处置、公众地震应急行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历经近3年的努力,四川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项目各项建设任务均已完成90%以上,并按照“边建设、边服务、边改进”的工作思路,成功产出4级以上地震预警报警信息48次。今年6月,四川省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将正式投入试运行,显著提升全省地震应急响应能力。
芦山:在全省率先摸清地震灾害风险底数
在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所有的新建、改建工程均以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为抗震设防依据,实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备案制度,坚持避让地震断裂带、避让地灾隐患、避让泄洪通道“三避让”安全选址原则,确保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能力,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民房彻底改变了过去基本不设防或设防能力差的状况。
今年1月,芦山县作为试点地区,完成地震灾害风险普查验收,在全省率先摸清了地震灾害风险底数。另外,根据全省统一安排部署,雅安市组织开展了建设工程地震安全监管专项检查,在各县区对175个建设工程项目进行自查的基础上,通过走访调查、座谈交流、调阅档案等形式,对雅安全市89个建设工程进行了实地核查,其中包括高层建筑4个、学校30个、医院29个、重点建设工程9个、一般建筑17个。在全省范围内,四川建设工程地震安全监管专项检查对全省建设工程进行了全面排查,其中书面核查16829项,地方自查86555项,实地检查建设工程299项,较好地掌握了全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情况。已于2018年8月启动实施的《四川省活动断层普查》项目,目前也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将进一步摸清全省地震灾害风险。
雅安:在全省率先公布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事项和产品清单
按照“精准化”服务的要求,今年3月19日,雅安市防震减灾服务中心在全省率先面向社会公布了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和产品清单,包括了公众服务、专业服务、决策服务、专项服务4大类26项服务事项、39项服务产品,可为公众提供地震科普知识、地震动参数区划等地震安全服务,为政府提供地震速报、烈度速报、灾害损失快速评估等应急决策服务,为经济社会建设提供地震预警及紧急自动处置、活动构造探察、隔震、减震、工程抗震技术等专业和专项服务。
暂无相关投票
0人已读
编辑:肖瑛
责编:胡可嘉
校对:肖瑛
审核:冯欢
暂无相关评论
暂无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