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观察 寇志鹏 由进 靳涛
21-05-25 16:53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由四川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四川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联合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共同推出的《重走长征路——四川县级融媒体中心大型全媒体新闻行动》正式启动。
来自全省50多家县级融媒体中心的120名记者兵分三路,其中c线的采访小分队,今天来到了泸州古蔺,这里曾经写下了中央红军长征中最光彩神奇的军事篇章。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中最光彩神奇的军事篇章——四渡赤水战役最重要的二渡、四渡就发生在泸州市古蔺县的太平渡口。隔河相望,一边是四川,另一边就是贵州。
四渡赤水从1935年1月19日离开遵义,到5月9日巧渡金沙江,历时111天,中央红军转战云、贵、川三省,纵横8000里,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化被动为主动,歼敌1万余人,3万红军战胜40万敌军,这是我国战争史上的经典传奇。
蒙哥马利来华访问,他高度赞扬毛泽东同志指挥的三大战役,而毛泽东同志当时的回答则是:“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平生得意之笔啊。”
行走在现在的太平古镇,你可以瞻仰当年毛主席、周总理的住所,也可以从红军银行的故事中,感受红军与当地群众的秋毫无犯。还有一个地方的故事,也让人动容。
这里是“战地黄花馆”,是中央红军中的女红军在太平的住所。长征时,中央规定,能够参加长征的女同志,必须符合三项条件:一是共产党员,政治可靠;二是有独立工作能力,会做群众工作;三是身强体壮,能适应艰苦的环境。
实际出发时,一方面军仅有30名女红军,且四渡赤水全部到达古蔺。其中,有2名留在川南游击纵队继续战斗,28名到达陕北。她们的身份主要有三类:一是中央直属机关负责人和领导干部夫人;二是工作组成员和政治战士,负责政治宣传、群众工作、后勤工作等;三是卫生部门女同志,负责照顾伤病员。
这组雕塑,名叫子珍托孤。1935年2月15日,中央红军的队伍驻扎在古蔺白沙镇,毛泽东的夫人贺子珍在16日佛晓生下一名女婴。贺子珍掏出仅有的几枚银元交给陪同生产的钱希均,让她把孩子送给附近的贫苦的孤寡老人张二婆。她声泪俱下地说:“孩子不能带走,……让孩子在人民中间长大也好!”遗憾的是,孩子最后还是没能活下来。
邓颖超和周恩来是一生的革命伴侣。当红军部队抵达二郎滩渡赤水河时,她正受病痛折磨躺在担架上。不料遇到敌军从山岗上袭击,后面警卫营还没跟上。形势危急下,邓颖超不顾病痛,从担架上跳下来指挥,迅速将所有警卫员集中起来,用步枪、手榴弹顽强阻击敌人,保护了干部休养连。
据中央党史办研究长征的专家石仲泉讲述,到川西过草地时,邓颖超生病七天七夜没进一粒粮食,虚弱得发高烧。卫生员要给她打储备数量极少的退烧针,她说:“请把这支针药留给周恩来。红军可以没有我邓颖超,但不能没有周恩来。”
赤水河,是英雄的河,如今也是一条“美酒河”——沿岸分布着茅台、郎酒、泸州老窖等中国顶尖级白酒的生产基地。
同时,赤水河是一条“生态河”。截至目前,赤水河水质优良率均为100%。赤水河泸州段更是长江流域唯一没有筑坝的自由流淌的的干流,是珍稀、特有鱼类的产卵场和栖息地,其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习总书记曾强调,要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的重要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方能不负先辈嘱托,不负人民期盼,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暂无相关投票
0人已读
编辑:符芸芸
责编:蒋胜利
校对:许可
审核:冯欢
暂无相关评论
暂无推荐新闻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