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科研团队在新疆发现花条蛇属新种

四川观察 毕圆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

21-05-25 14:06

5月2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获悉,该所的科研人员在新疆艾丁湖畔发现花条蛇属新种——吐鲁番花条蛇Psammophis turpanensis Chen, Liu, Cai, Li, Wu and Guo, 2021。迄今为止,吐鲁番花条蛇是唯一发现产地位于新疆的蛇类,也是已知的世界陆生脊椎动物发现产地海拔最低的物种。

花条蛇因其行动极快,又名“子弹蛇”,是生活在荒漠、半荒漠的典型蛇类代表,其分布横跨整个亚洲中部干旱区。形态分析发现,与同属物种相比,吐鲁番花条蛇的特征为:(1)身体中部背鳞17行;(2)肛鳞分开,尾下鳞成对;(3)9枚上唇鳞,第4−6枚插入眶下鳞;(4)头部近似三角形,身体微扁;(5)腹鳞209枚(含1枚前腹鳞);(6)背部5条纵纹,中间3条起于顶鳞后延伸到尾末,外侧2条起于鼻孔后直达尾末;(7)颞鳞2+2;(8)鼻鳞分开,鼻孔位于2枚鼻鳞之间,前鼻鳞与第2枚上唇鳞相接。

新种的学名为Psammophis turpanensis, 其种名turpanensis源自于第一次发现该物种标本的地方——艾丁湖,位于吐鲁番盆地。“吐鲁番”在维语里是“低地”的意思,以艾丁湖为中心向下凹陷,最低处海拔−154.31m,成为了“世界内陆最低点”,仅次于死海(−413m),又有 “世界第二低地”的美誉。

你对此事的看法?

截止日期

    暂无相关投票

0人已读

编辑:陈莹

责编:蒋胜利

校对:许可

审核:冯欢

最新评论

打开四川观察,参与更多评论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