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年“星”发现②从宋朝那颗星说起……

四川观察 方浩任

21-07-09 09:54

公元1054年7月4日的早上,北宋东方的天空,突然出现了一颗极其明亮的星。在23天的时间里,它四射出红白色的光芒,即便在白天也能被人们看见。直到近两年后才终于隐去。

  也正是这颗星,在近千年之后,给全人类带来了一份“惊世骇俗”的大礼——它的“遗骸”从远古天外送来一粒“超能光子”。中科院“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首席科学家曹臻告诉记者,因为这粒光子的存在,现有的基本物理电学理论,都可能受到挑战。

此外,因为这粒光子携带的信息,人类在这颗星的“遗骸”处,还发现了有史以来最强能量的电子。它的能量,比人类所能赋予电子的最高能量,还高出近两万倍,直逼经典电动力学和理想磁流体力学理论所允许的加速极限。

一千年间数次震撼全人类,宋人仰望天际时发现的这颗星,究竟是怎样的一颗星?

“天关客星”寓意高人出世?

在古人看来,新出现的星,就像“客人”一样,寄宿于天空常见的星辰之间。因此,古人将其命名为“客星”。北宋至和元年突然出现的这颗星,位于“天关”星(金牛座)附近,因此被古人命名为“天关客星”。

从现代科学角度而言,这颗“夜空中最亮的星”,其实是金牛座内爆发的一颗超新星。也正是这颗“天关客星”爆发后的“遗骸”,经千年演化,形成了现在人类观测到的蟹状星云。

关于这颗星,记者共找到的六条史料,全部出于宋人编撰的史籍之中。

根据北宋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成书的史籍《宋会要》的记载:至和元年七月二十二日(l054.8.2)守将作监致仕杨惟德言:“伏睹客星出见,其星上微有光彩,黄色。谨案《黄帝掌握占》云:客星不犯毕,明盛者,主国有大贤。乞付史馆,容百官称贺。诏:送史馆。”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对“天关客星”的现世也作了多种解读——除了将这颗超新星看作一颗不祥的妖星,也有宋人认为,这是国家将有大贤人出世的预兆,因此百官纷纷贺喜,宋仁宗下诏将其载入史册。

一个男人,一颗星

祖冲之小行星、郭守敬星、张衡星...... 以我国古代名人命名的星球有不少。不过,如果要说中国历史上,谁最有资格“拥有”一颗星的话,北宋的杨惟德一定是其中之一。

公元1054年,目睹了“天狗食日”后不久的朝廷,改年号为“至和”,祈求天下平安。此时,苏轼还未满18岁,而杨惟德已经做了30多年的“司天监”和14年的“将作监”。

司天监,是掌管观察天文,并推算历法的官员。杨惟德是当时名闻天下的占卜家。仅据《宋史·艺文志》一书记载,杨惟德就著有《乾象新书》30卷、《新仪象法要》1卷、《景柘遁甲符应经》3卷、《六壬神定经》10卷,以及与王立合撰《太一符应集要》1卷,与王立、李自正、何湛等人合撰《七曜神气经》2卷,都是关于历法和占卜之作。

虽然杨惟德出生年月不详,但从他的官员任职时间推测,这一年,他已年近古稀,刚刚“功成身退”。

也正是这一年,杨惟德向朝廷上报了东方天际出现的“天关客星”。

“天关客星”的现世,全球有目共睹。对此有记录的国家和地区,有中国、日本、美国阿利桑那、苏联亚美尼亚以及中东地区。但唯有中国,对这颗星的来龙去脉,记录得最为完整和精细。而且在目前已发现的记载中,中国的记载也可能是最早的。这都离不开杨惟德对“天关客星”的及时上报与关注。

在前文所述的六条史料中,中国详尽记录了“天关客星”爆发的最早记录日期(1054年7月4日)和发亮时间的长度(从1054年7月4日至1056年4月6日,共643天)、客星的位置、亮度和亮度变化,以及其它一些重要讯息,为现代科学研究这颗超新星,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亿万星辰死去了,我们得以诞生

超新星爆发,其实是某些恒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时,经历的一种剧烈爆炸。一颗超新星所辐射的能量,可以与太阳在其一生中辐射能量的总和相媲美。

北宋的杨惟德看到的,正是一颗距离地球6500光年之远的超新星的“死亡过程”。换言之,在距今约7500年前,“天关客星”“死去”了,杨惟德因此得以注意到东方天际出现了一颗亮得出奇的星星。

而蟹状星云,就是这颗星星的遗迹。

如今,蟹状星云的一粒超高能光子,又从远古天外抵达地球,被大气簇射,化作一场粒子雨,被位于我国四川稻城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捕获。其科学成果并于今年7月9日在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上重磅发表。

这样离奇的故事,让记者不由得想起一位物理学家写的诗:

人类活动其实不生产元素

我们左手上的某一个原子 可能来自于一个星球

右手上的某一个原子 可能来自于另一个星球

亿万星辰死去了,我们才能够诞生。

(The stars died so that you could be here today. —— Lawrence M.Kruass)

超新星爆发观测时间线

185年12月7日,东汉中平二年乙丑,中国天文学家观测到超新星185,这是人类历史上发现的第一颗超新星。 该超新星在夜空中照耀了八个月。《后汉书·天文志》载:“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癸亥,客星出南门中,大如半筵,五色喜怒,稍小,至后年六月消。

1006年4月30日:位于豺狼座的SN1006爆发,它可能是有史以来人们记录到的视亮度最高的超新星,据推断其亮度达到了-9等。据现代天文学家推测:“在1006年的春天,人们甚至有可能能够借助它的光芒在半夜阅读。”在中国宋朝,这颗超新星由司天监周克明等人发现,因而将它称作周伯星。在《宋史·天文志》卷五六中记载为:“景德三年四月戊寅,周伯星见,出氐南,骑官西一度,状如半月,有芒角,煌煌然可以鉴物,历库楼东。八月,随天轮入浊。十一月复见在氐。自是,常以十一月辰见东方,八月西南入浊。”

1054年7月4日:产生蟹状星云的一次超新星爆发,这次客星的出现被中国宋朝的天文学家详细记录,《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六中载:“至和元年五月己酉,客星晨出天关之东南可数寸(嘉祐元年三月乃没)。”日本、美洲原住民也有观测的记录。

1572年11月初(可能在2日到6日之间):仙后座的超新星(第谷超新星)爆发,丹麦天文学家第谷有观测的记录,并因此出版了《De Nova Stella》一书,是新星的拉丁名nova的来源。据估计这颗超新星的绝对星等有-15.4等,距地球7500光年;它最高时的视亮度有-4等,可以与金星相比。

1604年10月9日:蛇夫座的超新星(开普勒超新星),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有详细观测的记录,这是迄今为止银河系里最后一颗被发现的超新星,视星等为-2.5等,距地球6000光年。它曾被伽利略用作反驳当时亚里士多德学派所谓上天永远不变的理论。

1885年8月19日:位于仙女座星系的超新星SN 1885A(仙女座S)被爱尔兰业余天文学家艾萨克·瓦德(Issac Ward)在贝尔法斯特发现,这是人类首次发现河外星系中的超新星,也是至今在仙女座星系中发现的唯一一颗超新星。

1987年2月24日:位于大麦哲伦星云的超新星1987A在爆发后的数小时内就被发现,是现代超新星理论第一次可以与实际观测比较的机会。它距地球约为五万一千四百秒差距,最亮时视星等为3等。 

2006年9月18日:距地球2.38亿光年的超新星SN 2006gy爆发(曾被假设是不稳定对超新星,但没有得到证实),是有史以来观测到的最强烈的超新星爆发。

参考资料: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7984&filename=TWXB197702011&v=qUi%25mmd2F130VUHsRIZSCuXPAUd22XOMtZ70YmHQIXu%25mmd2FsG0To5zh7o0i2EzBua2LdCJ0o

  https://wenku.baidu.com/view/eed8b8af910ef12d2af9e7a9.html

你对此事的看法?

截止日期

    暂无相关投票

0人已读

编辑:杨欣

责编:冯欢

校对:肖瑛

审核:冯欢

最新评论

打开四川观察,参与更多评论

推荐新闻